湘潭大学

中文版 | 英文版

承纸影之形,述党史华章——湘潭大学 “湘影笙笙”团队赴湘潭市升平轩纸影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1-08-22浏览次数: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响应“创新党史宣讲,传承红色精神”的号召,2021年8月19日,湘潭大学“湘影笙笙”团队一行抵达湘潭市升平轩纸影博物馆,在湖南皮影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升平老师和“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渊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纸影+党史”沉浸式的参观与学习,并就纸影活化党史宣传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图一.JPG

图为博物馆内部纸影演绎现场)

湘潭纸影戏一直被视为南方影戏的重要代表,其表演方式十分独特。“夜有唱灯影戏者,以布幕围成仅容三四人之剧台。剧者口唱戏调,手牵彩色纸人。”如其所述,一方幕布,几盏光源,一个简单的竹架结构,一个仅能容纳三至五人的空间,千年岁月浮沉,都在一方小小的幕布之上生动呈现。

图二.JPG

图为团队成员跟随吴渊老师进行纸影演绎的学习)

图三.JPG

(图为纸影非遗传承人吴渊老师与团队成员共同演绎党史剧目)

承纸影之形,述党史故事。湘潭大学湘影笙笙”团队秉承着“以纸影讲述党史”的初心,设计了《红船旧影》剧目,在吴升平、吴渊两位非遗传承人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学习并体验了纸影的演绎,包括人物的抬腿、举手、转身等纸影的基本技法,将党史故事进行活态化展示。团队成员通过灯影的投射,配合娓娓道来的韵味解说,仅凭双手就可以将《红船旧影》中的物动作在幕布后表现得活灵活现,让中共一大时的场景在一方小小的幕布之上生动呈现。整个体验的过程既是党史知识的讲述也是纸影戏的演绎体验,知识的输入与文化的体验在情景式的互动下形成沉浸式的体验感,既生动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又普及了承载民族记忆的非遗知识,实现了传统非遗和百年党史的有机结合。

图四.JPG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探究各地皮影特征)

诉千年光影传奇,观大国工匠精神。在体味红船精神后,团队成员跟随吴渊老师前往纸影博物馆二楼,吴渊老师为团队成员细心地讲解一幅幅皮影作品。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其实我国最早的皮影就是纸影,湘潭纸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朝时期,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吴渊老师说道。在吴渊老师的介绍下,团队成员对比了南北皮影的特征,湘潭纸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影偶是七分脸,北方皮影皆为五分脸。从这些精雕细琢的影偶上可见纸影传承人对于纸影的执着与技艺的坚守,纸影的文化瑰宝更加需要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五.JPG

(图为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进行学习交流)

纸飞影间述百年党史,创新演绎探家国记忆。吴升平老先生作为湘潭纸影的第二十代传人,最担心的就是纸影的传承。在与吴老先生谈话时,他的眉眼中透露着老艺术家所特有的气质,谈吐从容大方,幽默风趣。孙中山先生的“空谈误国,实业兴邦”这句话一直作为老先生的座右铭。在谈到“纸影+党史”创新性宣传时,团队成员就党史剧目设计、做什么样的产品、产品如何融入市场等问题与吴渊老师进行探讨,吴渊老师表示:“纸影戏须紧跟时代发展,结合时代潮流,应融入现代设计中去,要将红色精神融入纸影戏载体,纸影学习融入校园,激发学生对纸影的兴趣,引领人们铭记党史、厚植红色基因,这是个很好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方式。”

图六.JPG

(图为团队成员与纸影非遗传承人在纸影博物馆内合照)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奋斗不息。湘潭大学“湘影笙笙”团队致力于创新党史学习模式,丰富党史学习载体,将党史与纸影艺术融合传承、交相辉映,将湘潭纸影的传承发展与新时代讲好党史的需求相结合,挖掘党史故事的深刻内涵,传承红色精神。用这种创新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纸影文化,就如吴升平老师和吴渊老师这对爷孙俩所说“纸影戏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通讯员:徐佳怡 毛琛 谢杰妮

 

关闭

阅读关注最新发布